很显然的,这声音不是系统。
而是对于大启来说更熟悉的血脉觉醒。
除了脑洞过大、思维过于跳脱的沈里,几乎在场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个,然后第二反应就是总管太监尖细着嗓子喊:“大胆!何人如此猖狂,竟敢惊扰圣驾?还快速将贼人拿下!”
任你是会飞天遁地,还是移山填海,那也不能冲撞御前啊。
虽然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就已经让沈里在心里笑的不行了。
不管是南衙府兵,还是北衙禁军,都在统领将军的带领下迅速行动了起来。是的,他们今日也都在现场,准确的说是常年陪伴君侧,就像东宫十卫的统领总会跟在太子身后一样。尤其是北衙的禁军,毕竟他们的职责就是拱卫皇宫与老皇帝的安全,简单来说就是老皇帝的私人保镖团。
也可以理解为是皇宫的保安。
如今皇宫上空出现这样的“扰民”之声,保安队长自然责无旁贷,要毅然率队出击,捍卫业主应有的安宁。
两衙都是第一时间就清点了各自的人马,展开了对声音源头的追查。
而在他们找到人之前,那声音还在源源不断的在每个人脑海里穿透,【大家来评评理啊】、【大家来评评理啊】,魔音穿耳,就宛如那长坂坡下的长枪赵云,杀了个七进七出。
也是这个时候,沈里才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听到这个声音的,好比闻时颂其实就是什么都没听到,但他伪装的实在是太好了,脸上的表情步调始终与众人保持微妙的一致,看起来没什么太大变化也好像只是因为他天生大心脏,做事处变不惊,要不是沈里和闻时颂实在是太熟了,他也肯定发现不了。
不在情况不明的特殊时刻表现出与他人的不一致,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不过,很快的,太子殿下就不用伪装了,因为并不是只有他听不到,陆陆续续开始有宫妃和皇子公主也在询问老皇帝或者身边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怎么什么都没听到。
一圈观察下来,闻时颂很快得出了结论:“这声音是随机传播的。”
沈里已经抱着滚灯凑到了闻时颂身边,事实上吗在出现疑似“危险”的第一时间,他就已经带着滚灯更靠近了闻时颂。沈里觉得这是自己和滚灯作为拥有金手指的一人一狗,对出“普通人”闻时颂责无旁贷的保护义务,而在闻时颂看来就是沈里在这个时候只会下意识的向自己寻求帮助,他当然要为自己的太子妃答疑解惑。
不管如何吧,两人都很开心。
沈里给闻时颂分享着他听到的内容,既让闻时颂有了一个全面的知情权,不至于太过被动,也是把闻时颂当做了自己的外置大脑,他真的分析不了现在的情况。
闻时颂在真的当一个普通人的时候,就一直在致力于和血脉觉醒者斗智斗勇,有着非常丰富的“对敌”经验。
那个声音在喊了多遍大家都来评评理啊,完美cos了一个在村口大槐树下扯着嗓子嚎啕的跳脚悍妇之后,终于开始说正事了:【还有没有王法啦?光天化日,栽赃陷害?真以为穷书生就好欺负?我们本来好端端在路边喂猫,如今莫名其妙被人质疑自己不是自己,这是招谁惹谁啦?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请一定要为我们主持公道啊!】
然后,所有能够听到这个声音的人眼前,就都出现了一长篇类似于事件梗概的介绍。起因经过结果,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甚至连正反方各执一词的观点都已经罗列在了上面。
而在这一长篇的最后,还有一个选项键。
【您认为我说的对吗?】
【支持(√)】
【反对(×)】
沈里匆匆扫过,看的是目瞪口呆,觉醒血脉还能这么玩呢?但是仔细想一想,好像也没毛病,有人的血脉能够喷火,有人的血脉能够吐水,自然也要允许有人的血脉是拉全世界来给他评理。
一如他能力一开始的那句——大家都来评评理啊。
至于评理结果如何,暂时还不得而知。
沈里连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梗概还没看完呢,他只是小声和闻时颂咬耳朵,意有所指的暗示,他一开始还以为这话是在嘲讽老皇帝要下放二公主去北疆和他阿姊争夺兵权呢。
本还在想着谁这么勇,原来并不是,只是刚巧碰上了这么一桩事。
由于事情实在太过新奇,这么一打岔,连老皇帝都懒得再旧事重提,只顾着关注起了当下的事态。但梗概上的字实在是太多了,老皇帝的视力不行,看多了就容易眼花眼疼,就指了个也能听到这声音的小太监给他念了起来。
经过小太监这样的广而告之,不管能不能听得见的人,如今都知道了。
这能力的主人应该是个来京城赶考的举子,今日恰逢城外的道观举行庙会,他就想着放松一下,出城来凑了凑热闹。
庙会是真热闹啊,又好逛,又好玩,他在路边还遇到了一只非常可爱的狸花猫。
咳,这举子叙事的文笔如何不好说,但爱跑题是真的。
再长的概述也篇幅有限,但他还是用了至少一段话来描写这狸花猫有多可爱,让沈里都想他的彪子老大了,可惜,只能暂时rua怀里的滚灯解馋。
喂猫喂到一半,终于被麻烦找上了门。
不是这举子被为难,而是他近日结识的一位解元。
对方姓是杜,是南方有名的才子,这一年有幸考取了江洲解元,是今科状元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眼瞅着春闱在即,一直关在客栈死读书也不行,两人就和其他几位举子一同约好了出城游玩。
结果,杜解元就遭遇了当街诬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