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里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只是因为他还活着就被感谢的神奇局面。
事实上,在来到谢家之前,因为听说要见的是闻时颂母后家这边的亲戚,沈里其实还是稍微忐忑了那么一下的。
毕竟他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吗?
他真的一点都不想陷入“婆媳”大战。
沈里虽然并不怕和人发生冲突,但他和闻时颂这个神经病不一样,他也不享受与人斗争,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和平共处的。
只是没想到,是谢家先一步释放了善意。
谢兰芝是谢家专门找来陪着沈里了解谢家的,两人年纪相仿,同为家里的郎君,甚至还都在宫中当过伴读,只不过一个是太子伴读,一个是闻时颂的伴读,肯定比别人更好沟通。
事实也确实如此,谢小郎君甫一打照面就给了沈里很大的亲切感,因为沈里当时正在和闻时颂说“一想到后天我就得回去读书,我就想死”,而谢小郎君下意识的就回了句“我也是啊,我也是”,两个学渣的心灵迅速贴近了彼此。
甚至可以说是相见恨晚,非常自来熟了。
这个自来熟如今就正在一边陪着沈里,兢兢业业完成阿婆布置下来的陪客任务,一边用极具想象力的抽象行为,替沈里应对着他暂时还不知道该怎么相处的七大姑八大姨。
“殿下,您来了。”
“三堂叔,先别说话,让我来考考您,已知太子妃殿下是我祖母的哥哥的女儿的‘儿媳’,您是我祖父的兄弟的儿子,那您是殿下的什么?”
“啊?”
“一时想不出来?没事,去那边好好想想再说话。”
“听说殿下最近去了弘文馆?课业繁重吗?”
“重啊,怎么不重?都怪表姨您。”
“?管我什么事?!”
“不管您事,您问什么问?”
攻击力十足,又话密的让人根本找不到插入的角度。
没一会儿,谢兰芝和沈里身边就清净了下来,除了谢兰芝时不时要挨几下亲戚的眼刀,两人再没了亲戚之间的社交焦虑。
这也是谢兰芝的任务之一,他的太子表哥被老太太叫走了,走之前千叮咛万嘱咐,别让沈里不自在。
谢兰芝觉得自己完成的不错,必须叉会儿腰,得意一下。
得意完了,谢兰芝才继续道,他们家人口简单,介绍完了阿翁阿婆和阿爹,就只剩下他和一个已经外嫁生子的姑母。对方一家三口今天也来了,只是孩子突然发烧,他姑母就没现身,姑父正在陪谢老爷子招待客人。
谢家主支的人口比沈里他家还简单。
但晚上的家宴上来的人却不少,有一半是以谢老爷子的兄弟姐妹为首的谢家分家,还有一半是以卫老太太娘家外甥为首的卫家人。
用谢兰芝的话来说就是,您都不用搭理,关门放我就行,我对付他们可有经验啦。
理论上来说,卫家其实才是太子闻时颂正儿八经的母族。
只不过卫皇后虽然是卫家的嫡女,却很遗憾的没有一母同胞的手足帮衬,如今继承卫家的是她同父异母的庶弟,对方因为她封后而得了一个伯公的爵位。卫皇后和伯公庶弟之间的关系如何不好说,但很显然的,闻时颂宁可和整天飘来荡去的谢家大舅近亲,也基本没怎么正眼看过卫家的小舅。
卫家小舅倒是挺想和闻时颂亲近的,但一直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谢兰芝对谢家分家和卫家主支的态度差不多,互相都很瞧不上彼此的样子。可惜,谢兰芝还没解释为什么,闻时颂就已经从卫老太太那边赶回来了。
“聊的挺好?”虽然是闻时颂让谢兰芝陪沈里的,但回来看见他俩之间变少的距离,他还是会很不爽。
但谢兰芝有一个资深恋爱脑的爹,对此十分有应对经验,当下就表示:“哥,快尝尝今年的桃花酥,表嫂刚刚说好吃,但吃了一块就不动了,非要留下和你一起吃。”
沈里:“?”我怎么不知道?他说好吃的那一碟桃花酥明明他都吃完了啊,虽然这一碟倒也确实是他因为觉得好吃,让人给闻时颂留的,但和谢兰芝说的可不是一个东西。
可惜,沈里没办法和谢兰芝掰扯,因为求生欲十足的他已经跑了,比兔子都快,一看就颇有不当电灯泡的自觉和经验。
毕竟他有那么一个爹,他可太懂了。
不等沈里继续想谢兰芝,闻时颂已经一边慢条斯理的吃去了沈里特意给他留的桃花酥,一边给沈里递了一个锦缎包裹的盒子过来。
沈里一愣:“给我的?什么东西?”
闻时颂还在细细品味桃花造型的点心,红豆馅的,他喜欢,吃完一个才回答说:“应该是镯子、如意之类的吧。”
闻时颂并没有打开盒子,只是礼物的搬运工,因为这是卫老太太给沈里的。据说她早些年就准备好了,事实上,闻时颂之前成婚的时候,谢家就已经送过大礼了,这份是老太太单独给沈里准备的。
但很显然的,在老太太一开始的设想里,她给太子妃准备的只可能是首饰,什么祖传的镯子啊,宫里赐下的如意啊之类的东西。
老太太怕沈里待在女眷圈里尬聊不自在,就没特意找他,直接让闻时颂转交了。
沈里没想到都结婚这么久了,他竟然还能收到礼物,哪怕是首饰他也会很开心,结果打开一看……
田产地契。
沈里:“!!!”
里面还有卫老太太简简单单的一封信,信纸已经有些泛黄,一如老太太说的,早就准备好了,信上只有一句,首饰各有所好,但地契人人都爱。
只能说,不愧是能干得出来请长生牌位的老太太。
“姑姥姥真好!”沈里可太爱了。
闻时颂也没想到会是这个,拿着桃花酥的手都愣了一下。不过,他也就略微惊讶了一下,然后就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因为他刚刚已经把人情还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