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福星还在状况外,但这完全不影响他的快乐心情,并迅速拟定了出行名单。
从颜仲卿、谢兰芝到杨了之,再到小姑沈却金小姑父阳邑县主,乃至是和小公主关系要好的其他几个年纪较小的皇子公主,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到了一张去景山的马车票。
真票据。
沈里学着现代高铁票的样子,煞有介事的给每个人都发了张“雍畿→景山”的马车票,夹在了请帖里,并很欢迎大家带上自己的朋友和仆从。
二公主的庄子占地面积极大,再多的人都装得下。
这一次浩浩荡荡的出行几乎惊动了整个后宫,如果不是老太后前段时间终于说动了皇帝,前往了软禁清河公主的越王府暂居,大概连她也要加入其中。
事实上,沈里也是派人去问过太后的。
可惜,太后能出京,清河公主却连府邸也出不去,最终老太后还是以“我去了,你们年轻人放不开”为由,婉拒了沈里的热情邀请,选择了陪在女儿身边。据说清河公主在越王府吃好喝好,还心宽体胖了不少,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十分昂扬。
除了太后和清河公主去不了以外,杜言生也说他有事去不了。
闻时颂是一开始就说了没办法陪沈里一起。
真是奇了怪了,大家在同一天都有事,二公主也说她把妹妹送到庄子上之后待到晚上就得走,她看起来也有很要紧的事。下月初六是朝廷什么非常重要的日子吗?沈里看着黄历想了半天,也没能琢磨明白这天到底有什么重要的,这天甚至是个休沐日。
不过,沈里一向不内耗,想不通也就不想了。
很快,出游的日子就到了。
这一天惠风和畅,万里无云,马车的队伍长的仿佛一眼望不到头。沈里本还想说到底是谁带了这么多行李,结果秋实却告诉他,其中至少一半是太子殿下给您准备的。有人有物品,主要还是因为人多,需要带上的生活必需品就多。
沈里瞳孔地震。
他只是去京郊游玩三五天,不是要逃荒去北疆吧?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人?还几乎都是东宫的熟面孔。以前沈里还会觉得东宫来来回回的就这些人,后来就明白了,这些都是闻时颂派的老演员。整天看上去忙来忙去,实则根本就是在绕着长秋殿转,只服务于沈里一人。
不是监视,也不是控制,就是闻时颂这个神经病连沈家派来的人都不放心,如果可以,他甚至想分裂出十个八个的自己,亲自补上这个“人手缺口”。可惜,他没有办法分裂,只能忍耐其他人。
这些人平日里也并不会干涉沈里的任何决定,甚至春华秋实有些时候还是劝阻一下沈里一些过于天马行空的想象,但这些人却只会百分百的听命,哪怕沈里要天生的月亮,他们都只会积极的开始搭梯子,最多担心一下这越建越高的梯子会不会不安全。
沈里见他们真的什么都没干涉,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岁他们去了。
只是……
一趟出游就带这么多人,真的很夸张啊。
沈里茫然的抱着滚灯,站在忙来忙去的车队前面,他不都带了最安全的保证吗?滚灯正疯狂摇晃着它的螺旋小尾巴,在沈里哥哥怀里兴奋的汪汪叫。
可没辙,只能带上,毕竟大家看起来都挺期待这次公款出游的,一双双眼睛里充满了对宫外世界的渴望,以及没有被公司团建折磨过的清澈。
自认为是个好老板的沈里,不想当天才叫停别人出游的美梦,只能一股脑的带上了所有人,并真诚的希望二公主不要生气。
二公主也确实没有生气,她在率公主府的府卫来了之后,只反复确认了闻时颂有没有跟着一起。在听说太子有事,这回不仅不能去景山,连早上的送行都只送到东宫门口时,她整个人都肉眼可见的明媚了起来。
甚至还反过来劝沈里,人多一点热闹,太子殿下这样也只是关心你,毕竟他自己不能来啊。
马车里,脸上贴了个白条的沈里只能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看来二皇姐是真的朝讨厌闻时颂啊,她宁可替他说好话,也不想他跟着一起出游。
“快点快点,别想耍赖啊,该你出牌了。”杨了之忙不迭的招呼沈里赶紧看牌。
颜仲卿、谢兰芝,加上杨了之和沈里,四人正好凑了一车牌局,输了贴条还是沈里出的“好主意”。可惜,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车队抵达郊外二公主的庄子时,沈里脸上已经贴的跟个鬼似的了。
他从一推开马车前的车门出来,就吓了路过的小公主一跳。
只不过小朋友也就是缓了一下就认出了皇嫂,一下子就笑了起来,指着沈里的脸忙不迭的叫阿姊来看。
沈里也是玩兴大起,跳下马车,就佯装生气的追着小朋友跑了起来,说要把纸条贴到她的脸上。
小朋友也是一边跑一边笑,和极幼稚版的“皇嫂”在庄子开阔的庭前就吱哇乱叫的闹了起来。
这响彻云霄的笑声好像尊定了接下来一整天的欢快基调,他们去半山腰的自然湖里钓了鱼,采了半青不熟的桃子,还在晚上的时候一起搞了个热火朝天的篝火晚会,当然,后者让沈里有点后悔,初夏的季节已经不适合玩火了,实在是太热了。
每个人都很开心,小公主更是玩的乐不思蜀,连阿姊是什么时候离开的都不知道。
当然,也是因为二公主刻意的没有去提醒妹妹,她在夜色朦胧中最后看了一眼自己仅剩下的亲人,然后就头也不回的翻身上马,带着大多数都是女性的府卫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