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夜晚,寂静的灵溪村只有虫鸣。
然而,村委会那间临时研究室却灯火通明。
周青松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曲线和数据。
他面前摊满了各种记录本、图表,以及报告。
肖立蜷缩在旁边简陋的行军床上,发出轻微的鼾声。
“不对……不对……”周青松喃喃自语,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着,调取、对比着记录下来的各项数据。
他揉了揉疲惫的眉心,大脑却在高速运转,排除着各种可能性。
“条件反射?不像。单纯的情绪感知?过于精准……难道是……”
猛地,他想起了仪器昨天捕捉到的,在大黄执行动作和灰灰拒绝前,苏晨周围环境中一闪而过的、极其微弱却无法归类的能量波动读数。
当时因为太过微弱且不稳定,被暂时归为仪器误差或环境干扰。
“生物波……电感应……或者,信息素复合信号?”一个大胆的猜想在他脑海中浮现。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生物电信号,许多动物能感知微弱的电场,甚至发出生物电进行交流。
如果苏晨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听懂”和“说话”,而是一种他本人无意识发出的、特定频率的生物电波或信息素复合信号?
这个假设像一道闪电划破迷雾,让周青松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
这并非否定苏晨的独特性,而是试图用科学去解读它!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将是动物交流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他顾不上休息,肾上腺素飙升,立刻将初步的分析结果和这个大胆的推测整理成一份简报。
天色微亮时,周青松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一脸亢奋地冲到苏晨家院门前,“咚咚咚”地敲响了门。
刚洗漱完的苏晨,正准备给动物们准备早餐。
听到急促的敲门声,他有些疑惑地打开门,看到周青松那副模样,不由得愣了一下。
“周教授,您这是……一夜没睡?”苏晨心里咯噔一下,难道周教授发现了什么线索。
“睡不着!”周青松根本没心思寒暄,拉着苏晨就往院子里的石桌边走,“苏先生!我有重要发现!非常重要!”
周青松将简报放在石桌上,指着上面的图表和文字,语速极快地说道:“我分析了昨天采集的数据,尤其是大黄和灰灰在接收到您信息时的反应。”
他看向苏晨:“我初步排除了很多可能性,包括环境刺激、训练痕迹等等。”
苏晨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仍保持着冷静:“然后呢?您发现了什么?”
周青松压低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兴奋:“我有一个……非常大胆的推测。苏先生,您和动物们之间这种特殊的互动模式,结果可能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语言沟通,而是一种……生物信号传递。”
“生物信号?”苏晨皱眉。
“对!”周青松用力点头,“我推测,您可能无意识地,在发出一种特定频率的生物电波,或者是一种只有特定动物能接收的信息素复合信号!这种信号,直接作用于动物的感官或神经系统,让它们能够理解您的意图或情绪!”
他越说越激动:“这就像某些鱼类能感知电场,或者昆虫能通过信息素进行复杂的交流!您可能掌握了某种高效的、跨物种的生物通讯方式!”
苏晨听着周青松的解释,脑子里嗡嗡作响。
生物电波?信息素?这听起来……比能听懂动物说话要科学多了,也安全多了!
至少,这个解释将他的能力拉回了生物学的范畴,而不是什么无法解释的玄学异能。
“生物电感应……生物信号传递……”苏晨低声重复着这个词,这或许真的是一个能解释他能力,同时又不会暴露太多秘密的科学外衣。
“周教授,您的意思是说……苏晨的能力,可以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就在这时林溪月激动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
“目前只是初步推测,”周青松严谨地强调,“还需要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来验证。但这确实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一个将这种现象纳入科学框架的可能性!”
林溪月快步走到石桌边,深吸一口气,看向苏晨,眼神中带着喜悦和一丝深思。
如果苏晨的能力是这种生物信号传递,那么这个科学解释,无疑是保护苏晨、保护灵溪村秘密最好的外衣,比任何掩饰都更具说服力。
“周教授,您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林溪月的声音变得郑重起来,“如果您的推测属实,那对于我们灵溪村正在做的灵溪源生品牌,将带来无法估量的价值。”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一个能够用科学解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范例,远比一个仅仅靠动物网红吸引眼球的直播间,更有公信力,也更能打动人心。”
苏晨也反应过来。这不仅能解释他的能力,还能为灵溪源生的生态理念背书——连动物都能在这里如此和谐地生活和互动,这里的环境该有多好?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初步猜想,”周青松再次强调,“在得到充分验证之前,我不会公开发表。但我想,我们也许可以基于这个方向,进行更深入的合作研究。”
周青松的到来,原本是苏晨担忧秘密暴露的源头,但现在,他提出的这个科学解释,却意外地成为了保护秘密、甚至提升价值的潜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