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四合院开局撬走娄小娥加料版 > 第66章 技术建议(第2页)

第66章 技术建议(第2页)

车间内,一群人正围着一个小转炉讨论着什么,夏辰的走近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

带着夏辰来的那个小同志小声开口道:谭总工和丁教授他们已经讨论了两个多小时了,技术上遇到了一点问题,你等会儿不要说话,问到你再说。

好的,谢谢了。

夏辰听完也是有些震惊,此时也才七点半,这还是夏辰一早出门,早早赶来的结果,没想到这些人已经工作了两个多小时,不愧是这个年代的国家人才,这种激情和热忱,是后世很多人无法理解的。

夏辰走到近前,看着不少人头斑白,形容消瘦,还带着黑眼圈,就知道这些人肯定是长时间没有吃好休息好的缘故。

谭总工今年已经五十多,自从八年前跟随冶金部代表团去了苏联,见识了氧气顶吹转炉技术,回来后就想尽办法,想要搞出这项技术。

中国刚建立时,百废待兴,钢铁产量才十几万吨,不足世界年钢铁总产量的千分之一,平均每家打一把菜刀都不够。

钢铁一直是中国最紧缺的战略物资。

谭总工在苏联参观回来,四处奔走,想尽办法,想要研究实行氧气顶吹转炉技术,当时刚好要建立新钢厂,也就一起了。

却没想到赶上三年困难,项目搁置。

但谭总工一直没有放弃,在这里将一台空气侧吹小转炉改造成了氧气顶吹转炉,不断的做着实验,将这项技术慢慢完善。

这项技术没有依靠任何进口,完全是谭总工和丁教授带着团队,一起日以继夜的苦苦钻研,不断改进,才渐渐有了眉目。

夏辰走近时,刚好听到其中的一些技术难点,转炉内部的温度控制,氧气喷枪在高温下的变形,氧气量的把控等。

在此之前,世界上一直广泛采用的,都是平炉炼钢,这种旧办法高能耗,产量低,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谭总工一直强调,只有采用新技术,我们才能实现弯道车,将钢铁总产量提升上去。

正在夏辰听得入神,丁教授现了他的到来,却是开口询问道:小夏来了,来来来,刚好,我们有个问题,你也来听听,说不定你们年轻人脑子活,有什么歪点子。

五十多岁的谭总工,看上去儒雅随和,但因为长期工作在一线,手关节都微微变形,背也有点驼,他此时也是开口道:老丁,这就是你说的小夏同志?

我倒是好奇,能得到你称赞的年轻人可不多。

小伙子,我来考考你,你来说下如何减少能耗?

把控温度?

夏辰对这些人都是相当敬佩:谭总工,减少能耗有很多种方法,空气吹入的量,燃料密度,火炉形状等…

夏辰侃侃而谈,丝毫不怯场,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快征服了场中的一众人,本来有些年轻人对丁教授交口称赞的年轻人还抱有怀疑,此时听完之后才现,这个业务的竟然比他们很多专业的更专业。

谭总工也是不断点头:不错不错,小伙子基础很扎实,听说你是半路出家,更是难得,以后好好学,不要浪费了这么好的天赋。

老丁,你可是捡到宝了,不过接下来的还要看表现。

丁教授对于夏辰能得到谭总工的称赞,也是很自豪,毕竟这可是他自己现的人才。

随后,两人又把刚刚讨论的话题拿出来,看看夏辰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这些搞技术的都很纯粹,没有什么勾心斗角,都是为了这个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谁也不比谁少付出了。

夏辰也不藏私,但也没有卖弄,理论基础还可以用爱学习来解释,若是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他都能一针见血,那就有鬼了。

所以夏辰提出了很多看法,有一些是已经实验过证明错误的,其中有一两条新的,却是夏辰从《炼钢技术大全》里面学到的标准答案,掺杂在里面,并不显得突兀。

谭总工苦苦钻研这个项目好多年,自然能听出其中的玄妙,当下一拍大腿:这个办法不错,我怎么没想到,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

老丁,赶紧改进下,试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