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音想着这不就是后世的圆明园吗?
“宫里住着不舒服?”
雍正帝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宫里太小了,住着是没有园子宽敞。”
谁都爱大房子,先帝爱,宝音也爱。
宝音点点头,“内务府的钱够吗?”
“够,这几年儿臣这也有盈余。”
老四是搂钱的好手,起码皇位到他手里,户部存银是每年上涨,他也没有什么去木兰围场和南巡的爱好,省了这些出巡,确实能节省不少银子。
不过宝音还是鼓励他外出。
“明年去南边走走,听别人说没有自己亲眼看看来得真实,先帝去南边很大原因是争取民心。”
雍正帝不是很赞同,“江南已经稳了,哪还需要帝王亲临?”
宝音叹气,“你不去,时间一长江南又回到士绅手里,后面皇帝再学你,江南那是说丢就丢。”
事实上,到清末,江南的税已经收不上来,被地方截留了。
雍正帝听完若有所思。
显然他教育皇子的理念跟先帝不同。
先帝是把儿子当臣子用,雍正帝还是很珍惜膝下的几个苗苗,除了当初送到宝音和先帝身边的两个,其他皇子都留在宫里娇养着。
来年二月,雍正帝就突然宣布了南巡。
南边的曹家早不接管织造局了,早年被人诬告过,雍正帝是眼里不容沙的,看曹家人上蹿下跳,立刻抄了人家。
等抄完了才发现曹家是污蔑的,毕竟也没几个贪官抄出来的全是典当票子。
不过江宁织造局的位置是不可能还回去了,这是皇帝的钱袋子,怎么可能不留给自己的心腹把持。
所以曹家被安置在京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曹家渡现任当家人还在上蹿下跳走关系谋官,只是不知道现在不是当年了。
雍正帝跟曹家可没有关系,曹家用奶娘赚下来的情也仅限于先帝一朝。
只是享受过了荣华富贵,再剥夺,没有几个人能承受的住。
这不,前脚雍正帝领着人去江南,后脚宝音就收到了曹家人求见。
先帝是个念旧情的,在他手下当官确实很舒服。
只是宝音不是,她跟老师一样是个眼里容不得沙的人。
不过曹家说到底还是夺嫡中站错了队,还能在京城有房子住,已经算是雍正帝宽容了。
宝音还是见了。
现任的家主是曹頫,曹寅过继弟弟的儿子。
曹家的亏空,宝音是心知肚明,先帝南巡几次都住在曹家,为迎接圣驾,曹家花费大量钱财造园子。
皇帝体谅,将江南的盐政交给了曹家。
还挪用了盐务上的银子,导致盐务出现巨大亏空。
到先帝万年,曾几次上奏说盐政亏空的事,先帝也几次下令让曹寅补上盐政亏空。
曹寅到死都未能补上,给曹家留下了巨大亏空。
老四上位后爱查贪腐,宝音和先帝去南洋也是想避开这些旧臣哭诉求情。
曹家被清洗也是意料之中。
虽然根源是在先帝头上,可这事没人敢说出来,这笔亏空最后不还是雍正帝接手了,曹家也算是安全着陆了。
宝音见了人,然后就听见了一阵哭诉。
这就是她不愿意见人的原因,总觉得她可以压制皇帝一样。
宝音听了一会儿,询问了曹家的困难。
还是生活困顿,曹家大部分钱财都拿去解救曹頫了,到了京城几房是挤在一起,可钱财没多少,快成破落户了。
宝音叹息一声,“男孩女孩该上学还是上学,学费我这边出了,官复原职别想了,回头看看可有空缺补上。”
也算是全了先帝跟曹家的情谊。
她当年也住进过曹家修的园林,确实美轮美奂,放后世一四合院就得上亿了,更别说那园林了,无法估量价值,用的全都是好料子,先帝也就住了几回,结果背负那么多债务。
宝音想着这园林倒是可以空出来收门票,只是不值得,还是看看能否卖掉,可先帝住过的园子,也没人敢接手……
这就跟后世地方政府修奇观一样,中央叫停了,该支出的钱也收不来了。
要说曹家贪了没,那肯定是贪了,只是花的也多,上一辈敞开了花,后辈得为先人买单。
宝音无法为曹家提供过去的荣华富贵,给的只有小康生活,曹家不接受也只能这样了。
曹頫似是听明白了,满脸苦涩离去。
宝音吩咐人送了些钱财,曹雪芹应该出生了,后世总有人说曹雪芹不是曹寅的子孙,宝音是从来没有问过。
谁知道这是不是笔名,到她这个岁数对这些已经不关注了,给曹家提供的帮助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