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小随万俟雅言汉族文化与鲜卑文化双修,也认识一些别的民族的文字,唯独华君的字,她不认识。
华君有一定的繁字体功底,再加上来到这里这么久,又自己做生意,每天学些,融会贯通,倒也认识这古代的汉字了。
华君说道:“汉字啊,不过是简化过的。”她看得懂古汉字,但让她写,她还是习惯写简字体。
她加上去的,也是给自己看的。
当即把自己加上去的内容说给陶婉听。
金万财给她的方案上漏了一样,阵亡的兵将、暗卫的遗体怎么处理。
她会让这些为凤鸣寨而死的人成为凤鸣寨的一种精神荣耀,要让他们都知道,为万俟雅言而死、为凤鸣寨而死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她想起了唐太宗建的凌烟阁,打算也建一座这样的功臣殿。
又想起在古代,人们视死如生,于是定下了这么一个方案。
华君说:“为凤鸣寨而死的人,我给他们建陵园寝宫,让他们永远受凤鸣寨万民的供奉遵祟。他们的功绩也将永远留在他们的墓碑上供后世瞻仰。另外,等雅儿醒后,我会建议她修建一座功德楼,把你们的雕像和名字及事迹都刻上去,让你们这些为凤鸣寨付出过鲜血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永远留名,永世为凤鸣寨的后人供奉。”
陶婉闻言心头大动深受震憾,她扑通一声跪下,叩头:“谢君姑娘。”头叩在地上,抬都抬不起来。
他们出身微贱,甚至差点冻死饿死,却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福荫厚待。
原以为替人卖命,死了,马革裹尸、一杯黄土从此便和连天枯草相伴,万万没有想到华君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样,即便是死了,将来魂归凤鸣寨,永受香火供奉,永为后世传颂,这是怎样的荣耀与辉煌!
她一介女流,命如草芥,居然也能有这样的一天!
华君把陶婉扶起来,说:“你对雅儿忠心不二,愿为她抛头洒热血,这是你该得的。我说过,青罡的脸不会白毁,他的手臂也不会白断,他脸上的伤、他手臂的残缺,那是他的荣耀,为凤鸣寨而战的荣耀。”青罡不是护卫万俟雅言受伤,往生份点的份上想,那是权斗的结果。
可她相信这两姐弟是真心为万俟雅言卖命,为了拉拢他们让死心塌地的跟随,她愿意也必须把青罡的伤归到这上面。
反,浑禹的下场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忠,立祠庙受遵祟供奉,得享受耀眼夺目的富贵与荣耀。
怎么选?
建陵园和功德楼的事,华君并没有等到万俟雅言醒。她打算先斩后奏。
第二天,辰时。
华君登楼。
她站在内城的城墙上朝楼下望去,只见底下的广场人山人海。
她站在城楼上,底下的人密密麻麻地跪了一片。
她的身旁护卫着穿着铁甲手执长戟的铁甲卫和禁卫军,她的身侧站着万俟雅言身边的几个近臣。
站在城楼上,华君突然感觉自己就像登上城楼君临天下的女王或皇后。
这就是权力的滋味,抛开生杀大权,这份万众膜拜的尊荣,这份凌驾苍生的快感,不站在这个位置是永远不能体会的。
难怪雅儿想当皇帝,难怪雅儿即使败了远避荒岭,也要建下这样一座城寨。
华君定了定神,收敛起思绪,把视线落在广场中间那用石头围成圈的地方。
石头围成一个圈,里面摆着一堆残尸碎块,那是浑禹的尸体!
她清了清嗓子,自然是要开口说话。
这坑爹的古代没有喇叭和扩音器,就凭她这向来不习惯大声说话的嗓门能飘多远?
好在华君早就想到这一点,她找了个人做文官,把她说的话记下来,等她说完再以公告的形式张贴出去。
不过,韩律也有准备,华君说一句,旁边一个大嗓门就“复制”一字扯开嗓门吼出去,底下的人要听她说,也都安安静静的跪在下面,那大嗓门吼出去,只要不是站太远的都听到了。
华君把昨晚的事粗略地说了遍,再把处置结果公布,当着所有人的面论功行赏,行赏细节昨夜就已拟好,宣读后,当众颁奖。
昨天提了浑禹尸体来的人平分了那一千两黄金,另外每人再加升一级职位。
小兵升副队长,副队长升正队长。
就连厨房那老头和他孙子也都升了副管事。
虽然干的活不变,但是头衔变了。
最后,华君又出来避谣,说门主身亡的事纯属浑禹为造反散布的谣言。
见过凤鸣寨的百姓之后,华君又让人把铁甲卫和禁卫都召集到内城紫微殿前的广场上,训话和安抚军心,同时宣布两件事。
一是禁卫军浑禹谋反的事,昨晚参与浑禹谋反的同党已全部擒拿,他的亲信全部铲除,此事到此为止,并且不再追究禁卫军余众,让大家不必恐慌,安心回到原岗位继续做事。
第二件事就是建陵园的事,那些与浑禹拼杀战死的人都是英雄,虽死犹荣,当以建陵园立碑荣耀之,借建陵园这事把为凤鸣寨和为万俟雅言而死是无上荣耀的思想灌输出去。
华君训完话,回到房里便着手给禁卫军做人事调动。
她把禁卫军原本的编制打破,至少头目和原来所管辖的兵丁要换,至于余下的,她不打算做大调整,毕竟军队是雅儿的,她不方便动太多,况且,她对军事管理确实不大懂。
等她忙空,已近黄昏。
华君几乎是两天一夜三十多个小时没合过眼,她困得眼睛都睁不开,回到床里,踢掉鞋子便躺在万俟雅言的身边睡下了。
她不求别的,只求今天所做的一切能够弥补这场兵祸,能够对雅儿今后起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