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奥特星云直径 > 第12章 三眼女神(第3页)

第12章 三眼女神(第3页)

他试图理解显示屏上的宇宙图像与女神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一切对他个人乃至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他的心中充满了敬畏和好奇,但同时也有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渴望。

随着悬空显示屏上的图像继续更迭,第三幅画面呈现的是数学的定义——一种人类用以严格描述和推导事物抽象结构与模式的通用手段。

这个定义不仅在学术领域至关重要,它更是贯穿于现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所有数学对象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人为定义的结晶。

紧接着,第四幅画面展现了物理学的基本单位——这七个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光强度。

这些单位的集合构成了国际通用的测量语言,它们像是宇宙的基石,为人类提供了描述和定义世间万物的标尺。

各个领域中的其他量都可以通过这七大基本物理量的单位,经由数学的乘、除、微分或积分等运算导出。

女神依旧保持着她的姿势,她的双手交叉抚肩,仿佛在向林玉展示着宇宙间那些不变的真理。

尽管她不言不语,但通过显示屏上连续出现的图像,她在无声中传递着某种深远的信息。

林玉注视着屏幕上的内容,心中涌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悟。

他开始理解,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的基本单位,这些都是人类用以探索世界、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工具。

而这位神秘的女神,似乎正在向他揭示一个更加宏大的视角,让他认识到,了解并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是通往更高认知层次的必经之路。

在这个静谧而庄严的三角大厅中,林玉感到自己的心灵被深深地触动了。他不禁思考,女神选择展示这些图像,必然有着她的目的。

随着悬空显示屏上的图像继续翻动,第五幅画面呈现的是太阳系内各星体的详细参数。

这些信息像是宇宙中各个角落的居民们的身份证,记录着它们独特的身份特征:

-水星:离太阳最近,以o。39天文单位的距离围绕中心恒星公转,其周期只需88地球日。

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5。5%,而其密度却是相当高的,达到5。43克/立方厘米。

它缓慢地自转,每一轮自转需要地球上的176天。

-金星:与太阳的距离是o。72天文单位,它的公转周期比水星长,为225地球日。

质量大约是地球的81。5%,但密度略低,为5。24克/立方厘米。

金星的自转特别缓慢,一周期相当于地球上的243天。

-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距离太阳1天文单位,绕太阳一周需365。24地球日。

地球的质量设为标准单位1,密度为1。6克/立方厘米。

它每23。93地球日自转一次。

-火星:被称为红色星球,距太阳1。52天文单位。

火星的公转周期几乎是地球的两倍,686。98地球日。

虽然只有地球的1o。74%的质量,但其密度较低,为3。93克/立方厘米。

火星一天仅24。6小时。

-木星:太阳系中的巨人,位于5。2o天文单位处,其庞大的身躯需要11。86年才能围绕太阳旋转一周。

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但密度却意外地低,仅为1。33克/立方厘米。

-土星:这颗带有壮观光环的行星距离太阳9。58天文单位。

土星的公转周期达29。46年。

其质量将近是地球的95倍,但密度与木星相似,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1。68克/立方厘米。

-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扩展到了19。18天文单位,以其独特的横向姿态围绕太阳公转,周期长达84。o1年。

天王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o倍,而其密度则下降到了1。24克/立方厘米。

-海王星:作为太阳系已知的最远行星,海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3o。o6天文单位,其遥远的轨道使得公转周期达到了164。8地球年。

海王星的质量接近地球的17倍,但它的半径只有地球的3。86倍,显示出其物质的压缩程度。

这些数据和事实在显示屏上流转,林玉被这一连串的数字和信息所震撼。

每一个数字都代表了宇宙间一个独一无二、精妙绝伦的世界。

他开始意识到,女神透过这些信息的展示,不仅仅是为了揭示这些星球的物理特性,更是在暗示这些星球与他们当前所在之地——奥特星云之间的某种深层联系。

林玉抬头望向女神,她依旧保持着那股沉静与神秘。她的存在似乎连接着整个宇宙的知识与秩序。

随着悬空显示屏上的图像继续更迭,林玉目睹了一系列描绘太阳系及其组成星体的细节的画面。

每一张图像都如同一扇窗,透过它们他能窥视到宇宙的奥秘:

-第六幅图展示了各个行星的参数,详细列出了它们的大小、成分及其它物理特性。这些数据为比较和理解每个行星的独特性提供了基础。

-第七幅图揭示了太阳及其黑子的秘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