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人,您老说句话啊!这么大的事情,您怎能不吭声啊?”
众人此刻都把目光聚集在了杨鹤身上。
杨鹤是兵部众人之中资历最老的一位,他在朝中的威望和人脉也不是普通官员能够比得了的。
再加上他儿子杨嗣昌又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所以杨鹤父子在兵部有着很大的话语权。
然而此刻的杨鹤却叹口气说道:“老夫年事已高,承蒙皇上不弃,前几日刚被复起为左佥都御史,所以兵部的事情老夫也不好插手啊!”
“杨大人,您老这两年虽然不在朝中,可是您老的威望依然在!倒不如您做兵部尚书,这也能让咱们大家心服口服啊!”
众人看到杨鹤不愿意多管闲事,就想着直接推举对方为兵部尚书,如此一来的话,杨鹤就不能再置身事外了!
不过杨鹤也人老成精,他岂能不明白众人的真实意图?
所以杨鹤又摇着脑袋说道:“诸位实在太抬举老夫了,老夫能被皇上重新启用已经知足了,怎敢再有别的奢望?”
“杨老,您就别推辞了!若是您当上兵部尚书,我们大家都不会有任何意见,总比让袁崇焕那个野蛮子做兵部尚书好很多吧?”
袁崇焕祖籍两广,所以在朝中众人的眼中就是个野蛮子,这也是大家经常排挤他的原因之一。
“哎,这种事情咱们可做不了主啊!现在新皇刚刚登基,目的是要让大明迅速中兴,谁能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皇上自然会重用谁!老夫已经老了,让老夫固守疆土还行,开疆拓土恐怕是力不从心啊!”
杨鹤说什么也不肯当出头鸟,再加上他儿子也在兵部,若是他真的当上了兵部尚书,到时候就很容易落人话柄。
众人看到杨鹤如此的固执,就只能另想它法。
“既然杨老不愿意当兵部尚书,那就只能想别的法子阻止袁崇焕了!”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想要阻止都难!除非皇上能够改变主意!”
“可是皇上心意已决,咱们大家谁能劝说皇上回心转意?”
“这……”
“要不咱们还是先看看情况再说吧,倘若袁崇焕无法建立寸功,到时候皇上肯定不会再重用他了!”
众人商量了半天,最后只能先忍着,只要他们不配合袁崇焕的工作,估计对方也不会掀起什么大的风浪!
……
钱谦益府上,东林党众人的脸色都显得十分难看。
“稚文兄,袁崇焕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啊!你之前还一心一意地想要帮他,现在可好,他竟然想把咱们大家都给一锅端了!”
钱谦益板着脸,他一开始就不想支持袁崇焕,如果不是钱龙锡一直劝说他,他在朝堂上肯定会反对袁崇焕的五年计划!
“受之老弟,有些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咱们还得眼光长远一些啊!”
“眼光长远?他袁崇焕的计划是什么你都听得清清楚楚,你说我们大家怎么支持他?”
钱谦益身为东林党的魁首,他得为东林党的众人谋取利益。
而袁崇焕的五年计划是要以辽人守辽土,以辽人养辽人,这就完全扼住了东林党众人的咽喉,以后他们各大家族还怎么谋取利益?从江浙一带到辽东的整条商贸线都得报废!
而这条商贸线占据东林党各大家族收益的一半左右,一旦失去了这条财路,他们甚至都可能赔得血本无归!
这些年东林党的众人在辽东谋取了许多财富,也投入了许多的心血,所以他们绝对不能让自己的财路拱手让人!
相比之下,钱龙锡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升迁之路,因为他知道这些年东林党势弱,如果朝中还是没有人占据高位,到时候东林党就算赚取再多的财富,也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所以说,他觉得应当先稳住朝中的地位,放弃一时的得失。
现在的袁崇焕是个万人嫌,如果他们东林党能够雪中送炭,肯定会让袁崇焕万分感激,到时候他们东林党也能在辽东彻底的站稳脚跟,不至于再被其他势力挤兑了。
然而现在东林党内部也人心不齐,钱龙锡的方案并没有几个人支持,相比之下,大家还是更赞成钱谦益的策略。
……
温体仁的府上,温派众人虽然也很郁闷,但不至于像其他派系那么揪心。
因为袁崇焕上任兵部尚书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经济影响,仅仅是让他们温派在朝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而已。
所以现在温体仁他们众人商议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怎么提升自己派系的影响力,另一个是怎么趁乱在辽东分一杯羹!
“温大人,现在朝中崛起的新势力越来越多,像崔呈秀、黄立极、杨鹤父子,甚至周延儒都有了起来的可能,相比之下,咱们大家并没有太大的地位提升啊!”
众人之所以愿意跟着温体仁,主要是因为他们这些官员的背景都比较弱,如果不报团取暖,就会被其他党派排挤。
可现在大家看到其他势力越来越势大,心中就难免多了羡慕嫉妒。
温体仁也知道自己现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若是他不能快速的取得皇上的信任和重用,恐怕他的党派将会被其他势力吞并,他这些年的心血也会付诸东流啊!
所以温体仁立刻对众人安抚道:“大家不要过于担忧,目前朝中的局势还不明朗,虽然咱们暂时没有得到皇上的器重,但也没有引起皇上的反感,所以只要咱们在适当的时机站出来,必然会被皇上倚重的!”
“可是什么时候才是适当的时机啊?现在人家要么赚得盆满钵满,要么获得皇上的信任一飞冲天,只有咱们还在原地踏步啊!”
“这种事情也不能着急,再等等吧!”
温体仁此刻也有些心烦意乱,但是他也想不出好的办法破局,只能选择耐心的等待!
……
袁崇焕上任兵部尚书之后,立即整顿军务,他知道前段时间奉圣夫人客氏和她儿子侯国兴犯上作乱,所以这京城的防护工作就变成了重中之重!
袁崇焕先调换了各个大营的将领,然后又安排了自己的几个心腹在城内和城外担任要职,随后将自己的所有布局都写在奏折上呈给皇上,各个方面都显得十分小心,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并不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