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太过犀利,太史令只好默默闭嘴。
但是,强攻百越,当真不智啊!
他眼巴巴看着姬衡,然而对方瞧也不瞧他。于是又转头,看向秦时。
秦时:……
说实在话,如今攻打百越,确实不行。
从东瓯(也称东越)一带的浙江地区,经过福建,广东,广西,到后世越南北部的雒越,整条战线直线距离已经超过2000公里。
这还只是直线距离,实际行军路途曲折蜿蜒,恐怕要在6000公里以上。
这么长的战线同时作战,会把国内拖垮的。
事实上,她所知道的始皇南征百越,前后三次,共计六十万大军,九年光阴。
众所周知,打仗是最烧钱的。
如今作战全靠秦国的耕战政策,征兵征民夫是没钱的,是义务服兵役,甚至还需要自备武器和粮食。
唯一可宣传的地方就在于,贫民奴隶能用军功兑换奖赏。
比如免税,分地,改变奴隶身份等。
但六十万大军前后九年,光吃的粮食也能拖垮国内经济。
这是纯纯拿人命去填,因此才被骂暴政。
尽管六十万大军负担沉重,但却还有北部匈奴虎视眈眈,同样有大量兵力在北部防守。
别看姬衡对秦时赏赐大方,但实际上,那都是秦王私库中的东西,国库早已空空如也。
她有些好奇,此刻就先问:“大王,之前所说诸柘乃是象郡南海郡进献,那里不也属于百越之地么?”
秦时仔细问询,慢慢捋清楚——历史上,秦始皇第一次发兵五十万便征讨东越闽越南越,而后成功拿下。
但军士最强悍且战不畏死,甚至能潜伏丛林的西瓯(广西)与雒越(越南),前后经历数年,还把秦军粮草供应都切断了。
以至于秦始皇一怒之下开凿灵渠,加强交通供应,这才勉强拿下。
如今么……
她对如今的战争了解不多,因而又一次发问。
既然准她参政,姬衡倒也有些耐心。
此刻他与太史令君臣之间紧绷的情绪被打断,因而又看她一眼,神色平平:
“东越闽越与南越,却是因寡人前次发兵三十万征讨才平,但却只有部分,并未全部收服。”
那时还在分兵攻打楚地,因而兵力不够,落下如今祸患来。因为未能一举成功,因而各地仍旧蠢蠢欲动……
下一次,必须要一鼓作气打服才行!
也因此,虽然有象郡南海郡等地归顺进献,但周边仍有不平之处,并不一统。
秦时明白了。
上次打了,但没打透,如今有的听话有的不听话,因而还需要再深耕一遍。
至于广西与越南,那里丛林山地居多,且水土不服,兵将悍勇……如今若挥师南下,实在是一场苦战。
不说如今了,便是千年后,那里一样是不好打。
虽然百越是好地方,但就像太史令说得那样,如今拿人命,用来壮大国力的宝贵人命,去填去拉战线去磨时间,实在可惜啊!
她问了那么多,太史令仍旧眼巴巴看着她,而姬衡也冷哼一声:
“怎么?莫非秦卿亦认为寡人不智?”
大王说话可真尖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