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定吧,早点儿把这件事情解决了,我们就能安心过年了。”
蒋窈补充道,毕竟这样就不会让他们影响到自家过年的氛围了。
顾铭听了这话后,笑了笑表示赞同,“一会儿回来,咱们就去办这件事。”
俩人把菜和土特产给章源送去。
毕竟年底了大家都忙着准备过年的事情,所以他们也没有多逗留。
简单寒暄几句后,便很快离开了。
不过在临走之前,章源提了一句。
说这周天休息时,他会来找顾铭一起喝一杯,好好聊一聊。
另外,章源还说他的老婆那儿的年货最近出了新品,特意为他们预留了一些,让他们尽快去购买,晚了可能就没有了。
这种私下留下商品的情况,在供销社里面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做法。
但是也不可以留太久,否则别的顾客还怎么买到东西呢?
蒋窈一听这话,立刻催促顾铭骑自行车去供销社看看情况。
章源的妻子也确实非常忙碌。
毕竟在年终岁尾这段时间里,供销社总是人来人往。
顾铭好不容易挤进去了供销社的大门,问清楚所需商品的价格之后,赶紧买完就出来,不敢耽误太多时间。
“你都买了什么东西啊?”
蒋窈好奇地问道。
“我看那里有钙奶饼干、桃酥,还有一包江米条。剩下的都是挂面这些细粮制品,而且刚才买这些东西居然都不需要用副食品票,估计这些都是可以直接用现金购买的商品,难怪排队的人那么多。”
顾铭一边回答,一边回忆着自己刚刚看到的情景。
对于这种情况,蒋窈并不感到意外。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若没有熟人帮忙传达信息的话,普通人根本无法得知此类消息,也就自然买不到这些东西了。
听到这里,顾铭应了一声,随后问道:“那接下来我们去哪儿?”
“还记得之前给你报社寄了一篇文章吗?现在估计差不多应该能够领取稿费了,一起去报社那边看看吧。”
虽然不像杂志社那样可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是一次性的稿件也能获得几块钱作为报酬,这也算是一笔小收入。
蒋窈去了邮局。
在收到信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居然有整整十块钱!
这让蒋窈感到非常惊讶。
这金额比自己之前写的任何一篇短文章所得的报酬都要多!
她迅读完整封信,才终于明白事情的缘由。
原来,这笔钱不仅包括了报社支付的稿费,还有一部分是政府提供的奖励。
这是为了鼓励作者们继续创作,描绘出更多新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故事。
蒋窈愣住了,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正当她在排队准备领取现金时,顾铭也来到了收件处前,正在排队等待中。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包裹地址,果然看到了其中一个包裹写着自己的名字。
这个包裹应该是来自他的一位老战友。
之前他曾寄给对方一些阳州岛上的特色食品作为礼物,这次对方回赠了一些蒙古地区的特产给他。
幸亏上次与老战友通信时,没有忘记提及最新的联系地址。
拿到钱后刚踏出邮局门口的蒋窈,忽然注意到自行车的后座上还堆放着一个大包裹。